|
问紫岩去後汉公卿,不知几貂蝉。 谁能借留侯箸,著祖生鞭。 依旧尘沙万里,河洛染腥膻。 谁识道山客,衣钵曾传。 共记玉堂对策,欲先明大义,次第筹边。 况重湖八桂,袖手已多年。 望中原驱驰去也,拥十州、牙纛正翩翩。 春风早,看东南王气,飞绕星躔。 |
| 这首诗是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对汉公卿的疑问,对未来局势的期待。 首句“问紫岩去后汉公卿,不知几貂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深疑问,对汉公卿们在国家危难时刻的缺席表达了不满。紫岩是南宋的一位名臣,他去后,汉公卿们未能挺身而出,作者对此感到疑惑。 “谁能借留侯箸,著祖生鞭”表达了作者的期待和决心。他希望有如留侯张良、祖逖那样的英雄出现,能够借箸筹策,挥鞭北伐,收复山河。 “依旧尘沙万里,河洛染腥膻”是对当前局势的描绘,中原依旧是尘沙万里,河洛之地已被异族染指,一片腥膻。这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忧虑和愤怒。 “谁识道山客,衣钵曾传”道出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他期待有英雄识得道山客(指紫岩),继承紫岩的遗志,恢复中原。 “春风早,看东南王气,飞绕星躔”则表达了作者的信心和期待,他相信在春风的吹拂下,东南必将出现新的王气,如同祖逖北伐一样,必将飞绕星躔。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英雄的呼唤。它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