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郁东堂桂,常期接袂攀。 羽翰殊不及,蓬荜却空还。 江水几经岁,监中无壮颜。 音尘能见问,谁道隔云山。 |
| 这首诗《郁郁东堂桂,常期接袂攀。羽翰殊不及,蓬荜却空还。江水几经岁,监中无壮颜。音尘能见问,谁道隔云山》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通过对东堂桂树的咏叹,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郁郁东堂桂,常期接袂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东堂上的桂树郁郁葱葱,常常期待着与朋友携手攀折。这里借桂树象征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出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怀念。 颔联“羽翰殊不及,蓬荜却空还”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无法相见的不满和无奈。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但现实却无法实现,只能通过想象来寄托思念之情。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无法得到回应的遗憾和失落。 颈联“江水几经岁,监中无壮颜”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江水几经岁月流转,而作者却无法见到远方朋友的面容,只能通过监中无壮颜来想象朋友的面容。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音尘能见问,谁道隔云山”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能够得到回应的欣慰和感激。即使云山阻隔,但只要能够听到远方朋友的音讯,就感到非常欣慰和感激。这也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东堂桂树的咏叹,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深沉,语言优美、流畅,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抒情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