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学犹肥腱,一食辄易厌。 君何以名虚,每来车马淹。 经术素所浅,道义安得渐。 独有寒苦吟,可与前古兼。 今者抱悲哀,憔悴居穷阎。 愁鸣无好音,亟别空顾瞻。 诗言留彼美,欲和惭无盐。 短兵当长戈,焉得不尽歼。 又如握枯蒿,逆风乘烈炎。 膏肓靡自疗,谁复望针砭。 |
| 这首诗以诗人的学习生活为线索,表达了他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理想的渴望。 首段描绘了诗人学习生活的艰辛,每日重复的饮食,对知识的渴望却无法满足。第二段则对君子的虚名感到疑惑,为何每次来访的车马都停留过久,是否是因为经术浅薄,道义无法渐进。第三段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希望能与前古诗人一样,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 接下来的段落,诗人表达了内心的悲哀和憔悴,虽然他努力地鸣叫,却无法发出美妙的音符,只能空自顾盼。他希望通过诗歌留住美好的事物,但和诗时却感到无力和惭愧。他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但却感到无助。 最后,诗人用短兵比喻自己的力量,希望用它来对抗困难,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他像握着枯蒿的战士,面对烈炎般的困难,却无法自疗。他感到绝望和无助,就像疾病深入到膏肓之中,无人能再给予帮助。 整首诗充满了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助。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诗歌,也是一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