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孟子·巨室》

豮豕之牙须有道,执牛之尾岂良图。
乱臣贼子乾坤裹,天地人心未必无。
作品赏析
这首诗《豮豕之牙须有道,执牛之尾岂良图。乱臣贼子乾坤裹,天地人心未必无》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寓言色彩的诗。它以猪牙和牛尾为比喻,探讨了人世间的道德和良知问题,表达了对乱臣贼子的批判和对天地人心的不信任。 首先,“豮豕之牙”和“执牛之尾”是两个生动的比喻。豮豕,即阉猪,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失去道义、丧失良知的人,他们如同被阉割的猪,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变得毫无道德底线。而“执牛之尾”则比喻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的人,他们追求的只是短暂的成功,而不是真正的成功。这两个比喻都揭示了人世间的种种不良现象和错误行为。 接着,“乱臣贼子乾坤裹”一句,是对那些违背道义、丧失良知的人的进一步批判。他们如同乱臣贼子,破坏了社会的秩序和规则,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困扰。他们虽然可能占据高位,拥有权力,但他们的行为却违背了天地人心,不被人们所接受。 最后,“天地人心未必无”一句,表达了对人心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尽管有人违背道义、丧失良知,但天地人心未必没有希望。人们应该保持对善良和正义的信念,相信人心向善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猪牙和牛尾的比喻,深入探讨了人世间的道德和良知问题,对那些违背道义、丧失良知的人进行了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人心的信任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诗词关键字: 乾坤 有道 天地
相关诗词
  • 1
    [宋]
    圣道不行,自周公殁。
    圣学不传,由孟子卒。
    上无善治,下无真儒。
    章句训诂,煨烬之余。
  • 2
    [宋]
    愿同丑万辈,终老孟子门。
  • 3
    [宋]
    匆匆行役驻无因,缟紵相看足礼文。
    江阔孤舟谁伴我,夜阑尊酒独思君。
    离筵不用歌三叠,元夕重来月十分。
    更欲四方随孟子,此生安得化为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