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检法赵奉议》

三岁公门不屡过,作牋时得问如何。
及兹去去翻为恨,向使常常肯谓多。
勇锐闭房犹著酒,切深疾恶反伤和。
赠言窃取仁人号,善听君居长者科。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经历、情感变化和道德伦理的。通过对诗人与公门交往的回顾,以及当前离别时的遗憾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仁爱、和谐等道德理念的追求和坚守。 首联“三岁公门不屡过,作牋时得问如何。”描绘了诗人与公门的频繁交往,但并未深入交谈的情景。这里,“三岁”表示长时间的频繁交往,但并未建立深度的理解和信任,而“公门”则暗示了政治、权力等复杂的社会因素。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未能深入交流的遗憾和困惑。 颔联“及兹去去翻为恨,向使常常肯谓多。”进一步表达了离别时的遗憾和感慨。“去去翻为恨”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和失落,“常常肯谓多”则是对过去未能深入交流的遗憾和自责。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的遗憾,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深刻理解。 颈联“勇锐闭房犹著酒,切深疾恶反伤和。”描绘了诗人对某些行为的看法和态度。“勇锐闭房犹著酒”可能指的是一些人过于激进、刚猛的行为方式,而“切深疾恶反伤和”则可能指的是对那些行为深恶痛绝,但却因过于激烈而反伤和谐。这里,诗人通过描述社会现象,表达了对仁爱、和谐等道德理念的坚守。 尾联“赠言窃取仁人号,善听君居长者科。”诗人以“仁人”自居,表达了对道德、仁爱的追求,同时也以“长者”自居,表达了对有德行、有智慧的人的尊重和敬仰。这里,诗人通过自我评价和敬仰他人,体现了他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人生价值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与公门的交往、离别时的感慨、社会现象的描述以及对道德理念的坚守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仁爱、和谐等道德理念的追求和坚守。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理念的坚守。
诗词关键字: 仁人 赠言 窃取
相关诗词
  • 1
    [唐]
    忠臣本爱君,仁人本爱民。
    宁知贵与贱,岂计名与身。
    梅生为一尉,献疏来君门。
    君门深万里,金虎重千钧。
    向永且不用,况复论子真。
    拂衣遂长往,高节邈无邻。
    至今仙籍中,谓之梅真人。
    郭生负逸气,百代继遗尘。
    进退生自知,得丧吾不陈。
    斯民苟有幸,期子一朝伸。
  • 2
    [唐]
    初日承归旨,秋风起赠言。
    汉珠留道味,江璧返真源。
    地出南关远,天回北斗尊。
    宁知一柱观,却启四禅门。
  • 3
    [宋]
    心慕庄书善说玄,发明奇趣理昭然。
    世人窃取公遗论,却把前言作己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