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鹧鸪天·三径芳根自不群》

三径芳根自不群。
每於霜後播清芳。
枝头蛱蝶如羞见,篱外征鸿不可闻。
情脉脉,思纷纷。
绕窗吟咏理馀薰。
卷帘人在西风里,知是新来瘦几分。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三径”为寄托,表达了诗人孤高自傲、不求合群的品格。 首句“三径芳根自不群”,直接赞美菊花生长在“三径”的芳根,不同于一般的花草。而“自”字,更是强调了菊花自立自强的品格。 “每於霜後播清芳”,菊花在霜降之后,傲然开放其清雅的芳香。用“每”字,有强调菊花耐寒独放的品质。 颈联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菊花的形象。“枝头蛱蝶如羞见”,像害羞的蛱蝶见不得见人,形容菊花凌寒独自开的孤独,刻画出菊花与众不同的高洁形象。“篱外征鸿不可闻”,以征鸿比喻寻求知音,暗示自己品格的高洁,不愿同流合污。这一联对仗工整,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尾联“卷帘人在西风里,知是新来瘦几分”,写卷帘人在西风里思念远方的亲人,知道新来瘦减了几分。这里以人瘦暗示诗人自己因孤独而消瘦,暗示诗人品格高洁却不合流俗。 整首诗通过菊花来表现诗人孤高自傲的品格,通过对菊花形象的刻画,也表现出诗人的高尚情操。在诗中,诗人以物喻人,通过菊花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品格,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创作背景
《鹧鸪天·三径芳根自不群》是宋朝诗人陈德武的一首词。这首词主要是以花卉为描写对象,赞美了菊花的优秀品质,同时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坚守自我的高尚情操。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结合陈德武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来考虑。陈德武生活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他可能通过这首词,以菊花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的淡漠,对于高尚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根据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诗歌分析来进一步确定。
诗词关键字: 征鸿 蛱蝶 吟咏
相关诗词
  • 1
    [宋]
    懒向青门学种瓜。
    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渺,舻呕哑。
    酒如清露鲊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 2
    [宋]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 3
    [宋]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
    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
    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