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潘叔玠家达观亭》

车尘蔽重城,俯首但闤阓。
谁知达观亭,自与空阔对。
青山接檐楹,白塔见云外。
迢遥眼界净,妙处心境会。
平生九垓期,洗耳听天籁。
一为簿领缚,局促无可奈。
每凭君家栏,旷若解铃釱。
跻攀得遐瞩,顿觉天宇大。
颇惭北山移,欲赋楚台快。
泰然发天光,閒目了无碍。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旷达的胸怀与开阔的眼界”。 首段描绘了城市中的车水马龙,喧嚣繁华,然而作者却以一种超然的态度,俯视着市井的喧嚣,仿佛与它们隔绝。这种“达观”的态度,正是作者内心旷达的体现。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作者眼中的青山白塔,视野开阔,心境空灵。这种“迢遥”的眼界,让作者领略到了自然的妙处,也让他感受到了心境的和谐。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对束缚的无奈,以及对开阔眼界的向往。他通过倚栏眺望,得到了远眺的机会,顿时感到天宇变得广阔。这种开阔的感受,让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泰然发天光,闲目了无碍”的向往,即希望自己能够像青山白塔一样,无拘无束地生活,不受任何束缚。这种旷达的胸怀,正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核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内心的旷达和开阔的眼界,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渴望。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诗词关键字: 妙处 顿觉 无碍
相关诗词
  • 1
    [魏晋]
    物情竞纷纭。
    至理自宜贯。
    达观傥不融。
    居然见真{赝贝=月}。
  • 2
    [宋]
    金肌昧真见,八音愚正闻。
    玄空了无託,至涉宁有勋。
    森罗会都寂,长空销积氛。
    良哉此达观,局士安与云。
  • 3
    [宋]
    路迥萦纡行木杪,脚力穷时山更好。
    苦吟转觉嘉句悭,远望方知众山小。
    登临自昔知几人,留题暗苔新事物。
    吁嗟开辟岁时久,名字湮没多无闻。
    细观天地无穷极,百岁浮生真一息。
    少和灵运纵垂名,俯仰之间亦陈迹。
    何如大人能达观,古今等视犹晨昏。
    朝菌灵芝皆死尔,彼有修短何足言。
    往来盘薄何为者,祗为幽怀未渠舍。
    恁阑一览万境空,辙迹何须遍天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