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咏史下·梁武帝》

浮山未破水先腥,浩浩蝇蚁书夜声。
东海不知蒲塞味,谁人十万作牺牲。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浮山未破和水中的腥味,以及人们对东海蒲塞和牺牲的渴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浮山未破水先腥”,诗人以一种宏大的视角,描绘了浮山未破之前,水已经充满了腥味。这不仅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也隐喻了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浩浩蝇蚁书夜声”一句,诗人用“浩浩”形容声音的喧闹,用“蝇蚁”形容数量众多,用“书夜声”描绘出一种混乱、无序、充满争斗的场景。 “东海不知蒲塞味”,这句诗以东海的广大无边,蒲塞的淡而无味,形成鲜明的对比。蒲塞是沿海地区的一种食物,诗人用它来象征着贫瘠的土地和艰苦的生活。而东海则象征着富饶和繁华,诗人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谁人十万作牺牲”,这句诗中,“谁人”表示疑问,“十万”表示数量巨大,“作牺牲”表示奉献和牺牲。诗人以此表达出人们对于改变生活的渴望,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为了美好的生活而付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贫困、生活无望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诗词关键字: 牺牲 不知
相关诗词
  • 1
    [明]
    文潜字元翰,莆田人。
    孤癖苦吟,诗不多作,或累月始成一章。
    弃家学道,寄食武夷山中,数载后剃发为僧。
    谩将遗迹问齐梁,寂寂台城露草荒。
    废井尚封陵寝气,初钟不唤景阳妆。
    苍茫野水迷官道,高下寒山出女墙。
    还忆诵经梁武帝,临风倚树吊斜阳。
  • 2
    [宋]
    子骏以见遗作诗谢之贵人金多身复闲,争买书画不计钱。
    已将铁石充逸少,(殷铁石,梁武帝时人。
    今法帖大王书中有铁石字。
    )更补朱繇为道玄。
    (世所收吴画,多朱繇笔也。
    )烟薰屋漏装玉轴,鹿皮苍璧知谁贤。
    吴生画佛本神授,梦中化作飞空仙。
    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
    我昔长安见此画,叹惜至宝空潸然。
    素丝断续不忍看,已作蝴蝶飞联翩。
    君能收拾为补缀,体质散落嗟神全。
    志公仿佛见刀尺,修罗天女犹雄妍。
    如观老杜飞鸟句,脱字欲补知无缘。
  • 3
    [宋]
    眼见台城作劫灰,一声荷荷可怜哉。
    梵王岂是无甘露,不为君王致蜜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