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寓舍书怀》

借得茅斋近筰桥,羁怀病思两无聊。
春从豆蔻梢头老,日向樗蒱齿上消。
丛竹晓兼风力横,高梧夜挟雨声骄。
书生莫倚身常健,未画凌烟鬓已凋。
作品赏析
借得茅斋近筰桥,羁怀病思两无聊。 春从豆蔻梢头老,日向樗蒱齿上消。 这首诗以借得斋舍、内心感受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他内心的愁苦。诗人借得一个靠近桥的茅屋,却因为身在异乡、病痛在身,感到十分无聊和无助。首联以“羁怀”和“病思”两个意象,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春从豆蔻梢头老”,这一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春天比作青春年少,将梢头的豆蔻花比作初春的生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美好的事物都会逐渐消逝,就像青春年华一样。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伤。 “日向樗蒱齿上消”,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日常消遣的无奈。在古代,樗蒱是一种赌博游戏,诗人似乎也沉迷于此,但这种消遣并不能真正消除内心的烦恼和忧虑,只是暂时麻痹自己而已。 颔联继续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内心的感受。“丛竹晓兼风力横,高梧夜挟雨声骄。”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早晨,丛竹在风中摇曳,夜晚,高梧在雨中更显孤傲,而诗人却只能独自面对这一切,无人能诉说他的内心世界。 最后,“书生莫倚身常健,未画凌烟鬓已凋”两句是诗人的自我劝诫。他提醒自己不要过于乐观,不要以为身体健壮就无所畏惧,因为自己的鬓发已经斑白,已经无法回到年轻的时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感伤,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恐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伤,以及对年华老去的担忧和恐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关键字: 梢头 豆蔻 风力
相关诗词
  • 1
    [宋]
    冶城西北似村家,每共寻春到日斜。
    闻说春来花更好,为怜无伴懒看花。
  • 2
    [明]
    予与澜伯同客绮川,澜伯以禁烟先回扫墓,寓舍有怀,因诗以寄。
    水泊山栖分自甘,我留君去意何堪。
    几回雨雪三槎上,强半莺花五坞南。
    宰木空惭归远梦,扁舟犹忆载余酣。
    从今莫惜频相顾,灯火虚斋迟笑谈。
  • 3
    [元]
    道人来自阳山麓,手携旧种千竿竹。
    小裁方斛不盈尺,中有潇湘江一曲。
    未信天工能尔奇,不知地脉从谁缩?
    晴窗翛翛散烟雾,眼底森然立群玉。
    岂期我乃累此君,蒙犯风埃走尘俗。
    故山方远重愁绝,新句未成惭迫促。
    黄冈之产大中椽,政用材美刳其腹。
    愿言保此终天年,岁莫山中伴幽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