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高礼义入陵夷,械到萧何更有谁。 惟有子房云外客,不称名字冠当时。  | 
|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汉高祖刘邦的礼义入陵夷的,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物兴衰的感慨。 首句“汉高礼义入陵夷,械到萧何更有谁”,描绘了汉高祖的陵墓被破坏,礼义衰败的景象。而提到萧何,这位汉朝的重要大臣,诗人在此提出疑问,他的下场又有谁会知道呢?这是一种对历史长河中人物命运的无常的感慨。 “惟有子房云外客,不称名字冠当时”这两句则是对张良的赞美。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诗人认为即使在当时众多有名的人物中,他的名字也并不显眼,如今更是不被提及。这表达了对真正有才干的人不被当时所识,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忘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汉高祖和张良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物兴衰的深深感慨。诗人对历史的洞察力,对人性、礼义的深刻理解,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哀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值得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