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追呼行》

去年米贱家赐粟,百万官仓不余掬。
青钱随赐费追呼,昔日剜疮今补肉。
今年夏旱秋水生,江淮转粟千里行。
不应远水救近渴,空仓四壁雀不鸣。
似闻为政不为费,两不相伤两相济。
十年敛积用一朝,惊涛破山风动地。
作品赏析
这首诗《去年米贱家赐粟,百万官仓不余掬。今年夏旱秋水生,江淮转粟千里行》是一首对古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政治不公的无奈和忧虑的诗。它通过描述江淮地区因饥荒而赈灾的情景,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政府的无能。 首先,诗中描述了去年的丰收和官仓的充足,但即使如此,官府仍然没有多余的粮食去救助那些真正需要的人。这反映了官府的冷漠和无视人民疾苦的态度。而今年夏天的干旱和秋天的洪水却导致了严重的饥荒,江淮地区的人们正在遭受饥荒的折磨。 接着,诗中描绘了赈灾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是直接救助饥民,而是通过转运粮食来解决问题,然而由于干旱和水灾的影响,饥民们仍然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这里反映了赈灾措施的不力,以及政府在处理危机时的无能。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政治不公的无奈和忧虑。尽管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并试图采取措施解决,但由于官仓空虚,饥民们仍然得不到救助。这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政府的无能,使得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批判,展示了古代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政治不公的无奈。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诗词关键字: 夏旱 空仓 为政
相关诗词
  • 1
    [唐]
    我在河东时,使往定襄里。
    定襄诸小儿,争讼纷城市。
    长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
    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
    牵引肆中翁,追呼田家子。
    我来折此狱,五听辨疑似。
    小大必以情,未尝施鞭箠。
    是时三月暮,遍野农桑起。
    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
    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
    顾问边塞人,劳情曷云已。
  • 2
    [清]
    糜烂方完额,军书趣借征。
    呼啼通比屋,髡薙净丘陵。
    爱养天心啬,追呼吏牍能。
    深山犹伏莽,多垒不堪增。
  • 3
    [唐]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
    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
    征敛又可悲。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赢。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
    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
    邮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
    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
    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
    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
    “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
    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
    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