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廉馀堂》

高堂面山水,境与动静兼。
惟动故能乐,惟静故能廉。
乐也知有馀,廉也笑无餍。
作品赏析
这首诗《高堂面山水,境与动静兼》以山水为背景,阐述了“动”与“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并以此为依据,表达了对“乐”与“廉”的理解和赞赏。 首句“高堂面山水,境与动静兼”,诗人以高堂面对山水之景起兴,借此描绘出一个动静交融的优美环境。这里的“山水”并非单纯的自然景色,而是包含了人的情感和心境在内的一种象征,它象征着一种清静、淡泊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既包含了对于外在世界的欣赏和享受,也包含了对于内在世界的追求和修炼。 “惟动故能乐,惟静故能廉”,这两句诗进一步阐述了“动”与“静”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的情感和行为。诗人认为,只有通过运动和变化,才能真正体验到快乐;而只有通过静谧和清静,才能真正体验到廉洁。这里的“动”和“静”并非简单的物理概念,而是包含了人的情感、心理、道德等多重含义在内。 “乐也知有馀,廉也笑无餍”,这两句诗是对“乐”与“廉”的进一步阐述。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物质的贫富,而在于精神的满足和自由;真正的廉洁也不在于贪得无厌,而在于知足常乐。这种精神层面的满足和自由,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动”与“静”、“乐”与“廉”的对比和融合,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淡泊、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诗词关键字: 能乐 高堂 动静
相关诗词
  • 1
    [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 2
    [宋]
    腻红匀脸衬檀唇。
    晚妆新。
    暗伤春。
    手捻花枝,谁会两眉颦。
    连理带头双飞燕,留待与、个中人。
    淡烟笼月绣帘阴。
    画堂深。
    夜沈沈、谁道连理,能系得人心。
    一自绿窗偷见后,便憔悴、到如今。
  • 3
    [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