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朝晴》

朝来霁色快行人,嫩绿妖红照眼明。
去去谅无留滞欺,不妨寒食半阴晴。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首句“朝来霁色快行人”,描绘了早晨的晴朗天气给行人带来的愉悦。这里的“霁色”指的是雨后放晴的景象,而“快”字则表达了这种喜悦和舒畅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个词语,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明亮的早晨,让人感到心情舒畅。 “嫩绿妖红照眼明”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色彩。嫩绿的树叶、娇艳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亮,令人眼前一亮。这里的“嫩绿”和“妖红”分别代表了春天的嫩芽和新开的花朵,而“照眼明”则表达了这些色彩给人的视觉冲击。 “去去谅无留滞欺”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里的“去去”指的是不断前行,不断追求的目标。“无留滞欺”则表达了不拖延、不犹豫、不欺骗自己的积极态度。这种积极的态度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最后一句“不妨寒食半阴晴”则描绘了寒食节期间半阴半晴的天气。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这里的“半阴晴”描述了这种天气特点,既没有完全阴天也没有完全晴天,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欣赏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欣赏和品味。
诗词关键字: 霁色 嫩绿 行人
相关诗词
  • 1
    [宋]
    几番江上凭栏久,今在西山山里行。
    天遣得随三客后,春来无此一朝晴。
    方穿藤蔓寻源去,忽见烟霏趁步生。
    幽鸟向人作清哢,似应知我有诗成。
  • 2
    [宋]
    晓山能浅复能深,浅似朝晴深似阴。
    山色岂知朝暮改,行人自费短长吟。
  • 3
    [宋]
    旅中多得早朝晴,野润衣襟苦未清。
    时时数点雨犹落,隐隐一声雷不惊。
    山入夏来差觉老,花从春去久无情。
    长汀又涉来时路,麦陇桑村小问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