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登高台①》

试出金华殿,聊登铜雀台。
九路平如掌,千门洞已开。
轩车映日过,箫管逐风来。
若非邯郸美,便是洛阳才⑴。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试出金华殿,聊登铜雀台》。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离开宫殿,登上铜雀台的场景和感受的诗。铜雀台是曹操所建,位于邺城的北城上,是古代著名的观景台。 首联“九路平如掌,千门洞已开”,诗人描绘了铜雀台的景象。九路平坦,如同手掌一般,这是对铜雀台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给人一种开阔、宏大的感觉。千门洞开,则表达了铜雀台内部结构的宽敞和开放。 颔联“轩车映日过,箫管逐风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铜雀台的繁华景象。轩车映日,描绘了过往的车辆在阳光的照耀下穿梭而过,表现出铜雀台的人来人往。箫管逐风,描绘了箫管之声随着风飘扬而来,表现出铜雀台的热闹和繁华。 颈联“若非邯郸美,便是洛阳才”,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铜雀台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如果不是邯郸的美女,也一定是洛阳的才子。这既是对铜雀台的赞美,也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铜雀台的宏大、繁华和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此外,从这首诗中也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他离开宫殿,登上铜雀台,不仅仅是为了欣赏风景,更是为了寻找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诗词关键字: 门洞 便是
相关诗词
  • 1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2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3
    [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