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春晚风雨中作》

箕踞藜床岸幅巾,何妨病酒住湖滨。
驾风浪作连三日,扫地花空又一春。
乐事清宵当秉烛,畏途平地有摧轮。
颓然耐辱君无怪,元是人间澹荡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乐事清宵”,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享受湖滨的宁静生活,表达出一种淡泊、自在、无所畏惧的情怀。 首句“箕踞藜床岸幅巾,何妨病酒住湖滨。”描绘了诗人的姿态,他以箕代桌,坐在藜木做的床边,头戴幅巾,一副自在的样子。饮酒过量,病酒卧床,却也悠然自得地停留在湖边。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自在的态度。 “驾风浪作连三日,扫地花空又一春。”描绘了诗人所享受的自然之乐。风浪连绵三日,扫地花空,又是一春。这里既有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描绘,也有对季节更替的描绘,表达出一种对生活变化无常的欣赏和享受。 “乐事清宵当秉烛,畏途平地有摧轮。”诗人提醒我们,生活中的乐趣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和欣赏。即使是畏途,也会有平地上的挫折和困难,这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颓然耐辱君无怪,元是人间澹荡人。”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态度,他愿意接受生活的挑战和困难,因为他是一个淡泊的人,他享受生活,欣赏变化,无所畏惧。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自在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的欣赏和享受。无论是在湖滨的宁静生活,还是在风浪中的冒险,诗人都能从中找到乐趣,享受生活。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诗词关键字: 箕踞 畏途 秉烛
相关诗词
  • 1
    [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2
    [宋]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 3
    [现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