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张季长》

发不胜簪短褐宽,每因临镜叹衰残。
未尝三日不服药,虽满百年终阖棺。
旧友岂知常阻阔,一尊那得叙悲欢?
锦官花重应如昔,直欲凌风借羽翰。
作品赏析
这首诗《发不胜簪》是一首深情的自述,表达了诗人在年老时对生命的感慨和无奈。 首句“发不胜簪短褐宽”,诗人以物喻己,用头发稀疏、难以用簪子固定来形容自己的衰老,而“短褐宽”则进一步描绘出生活的艰辛和简朴。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无奈和自我感叹。 “每因临镜叹衰残”则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深深忧虑,镜子中的自己已经衰残不堪,这让他不禁叹息。 “未尝三日不服药,虽满百年终阖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他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即使活到百年,最终还是要合上棺木。这既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人生的无奈。 “旧友岂知常阻阔,一尊那得叙悲欢”,诗人回忆起旧日的友人,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但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经常相见,更无法共饮一樽。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无奈。 “锦官花重应如昔,直欲凌风借羽翰”,最后两句,诗人描绘了锦官城的繁华,希望自己能够像飞鸟一样,凭借羽翰凌越于这花丛之上。这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诗人的自述为主线,通过描绘自己的衰老、生命的短暂、友情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深敬畏和对人生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诗词关键字: 不服药 旧友 悲欢
相关诗词
  • 1
    [唐]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 2
    [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3
    [唐]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