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法吏》

民有杀长吏,于理大悖之。
仁人根所自,吏德久已离。
击之柱后法,辇火救焚辎。
彼哉汉儒论,残贼忧软罢。
愿言敷国惠,以膏残民痍。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民有杀长吏,于理大悖之。仁人根所自,吏德久已离。击之柱后法,辇火救焚辎。彼哉汉儒论,残贼忧软罢。愿言敷国惠,以膏残民痍》。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仁政的追求和对法律的公正性的关注。 首先,诗中提到了民众对长吏(可能是指地方官员)的杀戮行为,这是与伦理和法律相悖的。诗人对此表示了担忧,并强调了仁政的重要性。仁政是指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注民生,而不是仅仅追求权力和利益。 接着,诗人提到了吏德,即官员的品德和行为。诗人认为,吏德是长期培养和形成的,它应该成为官员的内在品质。如果官员缺乏吏德,那么他们就可能会滥用权力,导致社会的不公和混乱。 然后,诗人提出了解决之道——击之以法。这里诗人暗示了法律的重要性,即通过法律来打击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秩序。诗人还提到了“辇火救焚辎”的比喻,这表明法律就像火一样,可以迅速地扑灭社会上的不公和腐败之火。 最后,诗人对汉儒的评论表示了质疑。他认为汉儒的评论过于严厉和苛刻,忽视了民众的疾苦和社会的矛盾。因此,诗人呼吁应该更多地关注国家的惠民政策,以减轻民众的痛苦和创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仁政和法律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公正和民生的关注。诗人认为只有通过仁政和法律的结合,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才能真正地关心民众的疾苦。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民众福祉的关注。
诗词关键字: 仁人
相关诗词
  • 1
    [明]
    前年共饮燕京酒,高楼雪花三尺厚。
    酣歌彻夜惊四邻,世事浮沉果何有。
    一为法吏少书来,心结愁云惨不开。
    昨传学省移新籍,坐啸空斋日几回。
  • 2
    [唐]
    薄云蔽秋曦,清雨不成泥。
    罢贺南内衙,归凉晓凄凄。
    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
    余惟戆书生,孤身无所赍。
    三黜竟不去,致官九列齐。
    岂惟一身荣,佩玉冠簪犀。
    滉荡天门高,著籍朝厥妻。
    文才不如人,行又无町畦。
    问之朝廷事,略不知东西。
    况于经籍深,岂究端与倪。
    君恩太山重,不见酬稗稊。
    所职事无多,又不自提撕。
    明庭集孔鸾,曷取于凫鹥。
    树以松与柏,不宜间蒿藜。
    婉娈自媚好,几时不见挤。
    贪食以忘躯,鲜不调盐醯。
    法吏多少年,磨淬出角圭。
    将举汝愆尤,以为己阶梯。
    收身归
  • 3
    [宋]
    独贤从是出荒城,下马携筇上石层。
    幽洞寻花疑阮肇,断崖长啸想孙登。
    欲超浮世挂冠绂,未决重云抚剑棱。
    经雨晓烟寒索寞,顺风樵叟震碐磳。
    山形春到添高秀,瀑溜冰消转沸腾。
    行有流移携襁褓,坐看憔悴拾薪蒸。
    素餐每愧斯民病,改作常为法吏绳。
    官小责轻须自慰,得逢佳处几人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