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银地有余光,方公道益芳。
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
经勘松风燥,檐垂坞茗香。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方公的道行和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所处环境的欣赏。 首联“银地有余光,方公道益芳。”中,“银地”象征着方公的道行高深,如同银地一般明亮、纯净。“有余光”则表达出他的光辉照耀着他人,他的道德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周围的人。而“方公道益芳”则直接赞美了方公的道德品质。 “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这句诗表达了方公的修行和努力,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甚至在头顶上出现了剃头霜,象征着他的智慧和修行。 “经勘松风燥,檐垂坞茗香。”这两句描绘了方公所处的环境,松风燥象征着环境的清幽,檐垂坞茗香则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美丽和宜人。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方公的期望,希望他能加入西社,共同修行,同时也暗示了方公所在的县域环境与柴桑相似,有着浓厚的修行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环境、赞美品质、表达期望等方式,展现了作者对方公的敬仰和对修行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诗词关键字: 剃头 有余
相关诗词
  • 1
    [明]
    佳人薄命纷无数,岂独浔阳老商妇。
    青衫司马太多情,一曲琵琶泪如雨。
    此身已失将怨谁?
    世间哀乐长相随。
    易安写此别有意,字字欲诉中心悲。
    永嘉陈侯好奇士,梦里谬为儿女语。
    花颜国色草上尘,朽骨何堪污唇齿。
    生男当如鲁男子,生女当如夏侯女。
    千载秽迹吾欲洗,安得浔阳半江水!
  • 2
    [宋]
    四十头颅昨自知,行年懒问斗牛箕。
    才如昭纬甘居下,命若夏侯徒抵疑。
    蟠屈尚怀云雨志,坚刚犹励雪霜姿。
    阶前松已围三尺,一笑仍烦季主推。
  • 3
    [元]
    曹娥江主婆娑住。
    五月五水面迎父。
    蔡中郎幼妇碑阴,古刻荒云深雨。
    夏侯瞒智肖杨修,强说不多来去。
    怕文章泄漏风光,谜语到难开口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