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暑中自遣》

名山处处得幽寻,破砚时时出苦吟。
上药和平无近效,古诗简淡有遗音。
苏门隐去闻孤啸,栗里归来弄素琴。
尚恐俗尘除未尽,每思雪夜宿东林。
作品赏析
这首诗《名山处处得幽寻,破砚时时出苦吟》是一首对自然和文化的赞美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山大川的向往和对古诗词的热爱。 首联“名山处处得幽寻,破砚时时出苦吟”,诗人通过描绘名山幽静的景色和破旧的砚台,表达了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破旧的砚台常常用来象征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追求,而名山则象征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敬畏。 颔联“上药和平无近效,古诗简淡有遗音”,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医药文化和诗歌艺术的敬仰之情。上药和平无近效,指的是古代的医药知识虽然博大精深,但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古诗简淡有遗音,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诗歌艺术的敬仰之情,认为古代诗歌虽然简单质朴,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颈联“苏门隐去闻孤啸,栗里归来弄素琴”,诗人通过描绘苏门隐士的孤啸和陶渊明的素琴,表达了对隐士文化的敬仰之情。苏门隐士和陶渊明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隐士代表,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都深深地影响了诗人。 尾联“尚恐俗尘除未尽,每思雪夜宿东林”,诗人表达了对摆脱世俗纷扰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文化的向往之情。诗人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摆脱世俗的纷扰,因此常常在雪夜宿在东林中,享受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文化的赞美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摆脱世俗纷扰的渴望和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诗词关键字: 夜宿 古诗 归来
相关诗词
  • 1
    [宋]
    嘉果浮沉酒半醺,床头书册乱纷纷。
    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天行白云。
  • 2
    [清]
    三旬不出口如钳,君到空斋话不厌。
    才及老庄忘楚越,忽闻世事奋髭髯。
    欢来岂曰非朋友,贫也无须讳米盐。
    赤脚层冰何处所?
    白云恒岳在荒檐。
  • 3
    [清]
    十七年前椒岭路,短驴疑在梦中行。
    兵烽几度门无径,灵雨初通涧有声。
    牛屋半楹啼寡姊,蔬盘一夜费贫甥。
    老来万事心灰尽,益重人间骨肉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