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衡门晚眺》

幽居端似玉川生,茅屋支撑不更营。
青旆荒寒增酒兴,锦囊零落负诗情。
残无色榇斜阳远,落叶飞如野鸟轻。
徂岁峥嵘忽如许?
雁来又过会稽城。
作品赏析
这首诗《幽居端似玉川生,茅屋支撑不更营。》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通过对茅屋、荒寒的环境、酒兴、诗情、落叶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首联“幽居端似玉川生,茅屋支撑不更营”,诗人以玉川生自比,描绘出自己隐居生活的简朴和自然。玉川生是唐代诗人卢仝的别号,他的生活简朴,喜欢在山林间独居,过着清苦而自由的生活。诗人也希望像玉川生一样,不需要再为生活而奔波,只需要在茅屋中享受自然的美好。 颔联“青旆荒寒增酒兴,锦囊零落负诗情”,诗人通过描绘荒寒的环境和锦囊零落的意象,表达了对酒兴和诗情的向往。青旆在荒寒的环境中更显得孤独和凄凉,这使诗人更加怀念饮酒作诗的生活。锦囊是诗人存放诗稿的工具,如今已经零落,辜负了诗人的诗情。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颈联“残无色榇斜阳远,落叶飞如野鸟轻”,诗人通过描绘夕阳下的景色和落叶飞舞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残年将尽,夕阳下的景色显得格外凄美,落叶飞舞的景象也让人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敬畏。 尾联“徂岁峥嵘忽如许?雁来又过会稽城”,诗人感叹时光匆匆,岁月如梭,自己已经到了晚年,但仍然热爱生活,向往自然。雁来又过会稽城,暗示着诗人仍然关注着社会和人生,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诗人的生活简朴、自然、热爱自然和对生命的敬畏,都让人感到敬佩和感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让人感到人生的短暂和珍贵。
诗词关键字: 酒兴 野鸟 幽居
相关诗词
  • 1
    [清]
    少小学为文,韩苏有卓型,别裁及诗格,李杜真前旌。
    立言人所志。
    见道羌孰能,自读宋儒书,始知朱与程。
    诏我为学方,主敬与存诚,空言信何补,要道在躬行。
    矧兹继百王,君师任匪轻,衡门有遗贤,安能致诸廷?
    沟壑有饿殍,安能饱以羹?
    返己率多惭,佳文何足称。
    有时雨未降,披衣宵立庭,既霑或苦潦。
    踟蹰复望睛。
    黍高稻宜低,夏耘春勤耕,望杏杏未红,瞻蒲蒲已青。
    织妇虑寒心,农夫望岁情,茅簷艰苦状,仿佛常共赓。

  • 2
    [唐]
    歧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枕上数声鼓,衡门已如市。
    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
    匆匆出九衢,僮仆颜色异。
    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
    晴阳照花影,落絮浮野翠。
    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
    自怜孤飞鸟,得接鸾凤翅。
    永怀共济心,莫起胡越意。
  • 3
    [唐]
    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枕上数声鼓,衡门已如市。
    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
    匆匆出九衢,僮仆颜色异。
    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
    晴阳照花影,落絮浮野翠。
    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
    自怜孤飞鸟,得接鸾凤翅。
    永怀共济心,莫起胡越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