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海首座侠客像》

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
功名不遣斯人了,无奈和戎白面郎!
作品赏析
这首诗《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
功名不遣斯人了,无奈和戎白面郎!》是一首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批判。它通过对赵魏百姓在战争中遭受蹂躏,而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屈膝投降的外族白面郎的谴责,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出卖民族利益的人的愤慨。 首句“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赵魏地区战火纷飞、黄尘弥漫的景象,象征着当地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而“遗民膏血饱豺狼”则直接将矛头指向那些掠夺百姓财富、满足自己私欲的外族侵略者,表达了诗人对侵略者的强烈谴责。 第二句“功名不遣斯人了”,诗人表达了对那些为了一己之私而出卖国家利益的人的批判,希望这种人能够被历史铭记,永世不得翻身。这不仅是对那些贪生怕死、卖国求荣的人的谴责,更是对那些追求高尚功名、为国为民的人的激励。 最后一句“无奈和戎白面郎”,诗人再次将矛头指向那些出卖民族利益的白面郎,他们往往是那些贪图安逸、缺乏民族气节的人,他们的行为让诗人感到无奈和痛心。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民族团结、共同抵抗外敌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人物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民族气节的崇尚和对侵略者的愤慨,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敌,追求高尚的功名。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反思现实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诗词关键字: 膏血 遗民 豺狼
相关诗词
  • 1
    [宋]
    踏尽崔嵬倚石门,海风山月满岩峦。
    自然仙室依蓬岛,不觉人寰变广寒。
    千载扬尘安可测,一杯对景且为欢。
    崖前浴日皆诗境,唤醒东坡仔细看。
  • 2
    [宋]
    架岩凿石有规模,不学桃源旧画衅。
    亭豁人稀林鸟乐,锡飞天老野云孤。
    雨余石井泉深浅,烟淡虎门山有无。
    说与山灵莫分别,从教仙窟着浮屠。
  • 3
    [明]
    双双何事为春忙,花底飞来羽翼香。
    今夜且留枝上宿,莫烧银烛照红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