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问兴亡已惨颜,桑田沧海变人间。 无情野水青春在,不动南山白日闲。 伐木清溪寒剥啄,鸣禽高柳晓缗蛮。 蛾眉皓齿终黄土,谁道仙宫有使还。 |
| 这首诗《欲问兴亡已惨颜,桑田沧海变人间。 无情野水青春在,不动南山白日闲。》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沉重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世的沧桑。 首联“欲问兴亡已惨颜,桑田沧海变人间。”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深深思考。兴亡交替,世事无常,桑田沧海,人间变化之大,让人惨然不乐。这一联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的巨大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颔联“无情野水青春在,不动南山白日闲。”进一步描绘了这种静谧而又充满变化的景象。野水无情,青春依旧,即使时间流转,它也依然如故。而南山不动,白日闲闲,仿佛永恒不变,然而实际上,太阳也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这一联通过描绘无情和不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 颈联“伐木清溪寒剥啄,鸣禽高柳晓缗蛮。”诗人切换场景,从广阔的人间转到幽静的溪边。他听到了伐木的声音和溪水的潺潺,看到了鸟儿在柳树上鸣叫。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又有些孤寂的画面。 尾联“蛾眉皓齿终黄土,谁道仙宫有使还。”最后,诗人以一种强烈的对比收尾,用蛾眉皓齿比喻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的人物,如今都已化为黄土。而那些传说中的仙宫使者,也未必真的存在。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无常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兴亡、时间的流转、人世的沧桑,以及对人生无常、命运无常的深深感慨。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深的思考和深深的情感,让人读后不禁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