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访松岭徐炼师》

千仞峰头一谪仙,何时种玉已成田。
开经犹在松阴里,读到南华第几篇。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谪仙李白,以及他与千仞峰头的关系。诗中描绘了李白的形象,以及他在此处的行为和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李白诗歌的欣赏和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句“千仞峰头一谪仙”,直接将李白置于千仞峰头,赋予了他不凡的姿态和地位。这里的“谪仙”一词,既表达了李白被贬谪到此的传说,也暗喻了李白是一位被世人仰望的仙人。这样的描绘,既突显了李白的形象,也赋予了他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何时种玉已成田”,这句诗描绘了李白在此处的行为和影响。这里的“种玉”和“成田”,既表达了李白诗歌的影响力之大,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李白诗歌的深远影响,如同种下美玉,最终生根发芽,成为一片丰饶的田地。 “开经犹在松阴里,读到南华第几篇”,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对李白诗歌的欣赏和对他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开经”指的是读诗,“松阴”则象征着李白的诗歌给人带来的宁静和舒适。而“读到南华第几篇”则暗示了李白诗歌的丰富和深邃,如同《南华经》一样,值得人们反复品读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谪仙李白在千仞峰头的形象,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对李白的高度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通过描述李白的诗歌给人带来的宁静和舒适,以及对他的诗歌丰富和深邃的评价,进一步突显了李白的文学地位和影响力。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 1
    [近代]
    匡山富岩壑,松岭有嘉闻。
    森森万木阴,潜虬睡深稳。
    凉风发群簌,万涛振天韵。
    开胸获清赏,浩气如龙奋。
    吐纳流云雾,迅扫出苍润。
    众峰忽 ,挺秀争雄骏。
    相对各欢然,共尽怀中。
  • 2
    [宋]
    古郡千山裹,高台六月凉。
    开轩背城市,伏槛即林塘。
    白佛当平还,乌龙插昊苍。
    水风生枕簟,岚翠仆衣裳。
    欲雨高峰暗,新晴瀑布长。
    稻塍分锦绣,松岭奏笙簧。
    自昔多贤守,於今载雅章。
    承流叨继踵,主诺粗提纲。
    夙乐阿兰若,端居最上方。
    南津有禅侣,默坐正相望。
  • 3
    [唐]
    师离水动王侯,心印光潜麈尾收。
    碧落雾霾松岭月,沧溟浪覆济人舟。
    一灯乍灭波旬喜,双眼重昏道侣愁。
    纵是了然云外客,每瞻瓶几泪还流。
    佛日西倾祖印隳,珠沈丹沼月沈辉。
    影敷丈室炉烟惨,风起禅堂松韵微。
    只履乍来留化迹,五天何处又逢归。
    解空弟子绝悲喜,犹自潸然对雪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