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奉和圣制登骊山瞩眺应制》

寒山上半空,临眺尽寰中。
是日巡游处,晴光远近同。
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
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寒山的美景和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首联“寒山上半空,临眺尽寰中。是日巡游处,晴光远近同。”诗人站在寒山上,俯瞰着整个世界,所有的景色都在他的视野之中。这是一个宏大的视角,诗人用“尽寰中”来形容,表达了他对整个世界的掌控感。而“是日巡游处”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晴光远近同,则表达了无论远近,景色都是一样的美丽。 颔联“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诗人通过描绘渭水和新丰树的明暗对比,进一步展示了寒山的美景。渭水的明亮和树荫的暗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感。而“辨新丰”则表达了诗人对细节的观察和欣赏。 颈联“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诗人用“清音暮”来形容岩壑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而“天歌起大风”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他觉得大自然就像天籁之音一样美妙动听。 整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诗人通过对寒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绘寒山的美景和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关键字: 清音 巡游 远近
相关诗词
  • 1
    [元]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 2
    [元]
    为多情、和天也老,不应情遽如许。
    请君试听双蕖怨,方见此情真处。
    谁点注。
    香潋滟、银塘对抹胭脂露。
    藕丝几缕。
    绊玉骨春心,金沙晓泪,漠漠瑞红吐。
    连理树。
    一样骊山怀古。
    古今朝暮云雨。
    六郎夫妇三生梦,肠断目成眉语。
    须唤取。
    共鸳鸯翡翠、照影长相聚。
    西风不住。
    恨寂寞芳魂,轻烟北渚。
    凉月又南浦。
  • 3
    [清]
    八成无事息兵车,七叶讴吟洽里闾。
    岂谓浮云变苍狗,竟教明月蚀詹诸。
    骊山烽火成焦土,牛耳牲盘捧载书。
    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记为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