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冥通去路,谁见独随缘。 此地春前别,何山夜后禅。 石桥隐深树,朱阙见晴天。 好是修行处,师当住几年。 |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同时也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首联“青冥通去路,谁见独随缘”,诗人描绘了一条通向高远的天空之路,而在这条路上,只有他独自前行,随缘而行。这里的“青冥”一词,通常用来形容高远、清幽的境界,而“去路”则暗示着诗人正在追寻某种真理或解脱的道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独自探寻真理的决心和勇气。 “此地春前别,何山夜后禅”这两句诗则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春天前分别的地方,夜晚后参禅的山峰。这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无论何时何地,修行都是最重要的。 颔联“石桥隐深树,朱阙见晴天”,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细节,石桥隐藏在深树中,而朱红色的殿阁则出现在晴朗的天空下。这句诗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环境的幽静和美丽。 最后两句“好是修行处,师当住几年”,诗人明确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认为这个地方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之处,希望这位老师能够在这里住上几年,深入修行。这句诗既表达了对环境的赞赏,也表达了对修行的热切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修行的向往。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也让我们对修行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