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
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
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
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作品赏析
这首诗《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是一首对孔子故里的赞美之诗。 首句“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中,“家”字巧妙地呼应了“孔圣”,强调了孔子故里的重要地位。“儒风蔼典坟”则描绘出儒家文化在邹鲁大地的深厚积淀,儒风浓郁,典籍丰富。 “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两句,形象地描绘出孔子故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龙骖,凤凰,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异动物,这里用来象征孔子的智慧与高尚品德。“回”、“咏”二字,生动地描绘出故居的繁荣景象,人们敬仰孔子,传承儒学,犹如凤凰涅槃,生生不息。 “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孔子故里的精神内涵。入室,出自《论语·雍也》中“鲤也潜夫自重,其出从庙,入户若此”,意为进入孔子的学问殿堂。这里用来形容对孔子学问的深入探索。神如在,则表达了对孔子精神的深深敬仰。升堂,出自《论语·先进》中“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意为对孔子学问的极高评价。这两句表达了对孔子学问的深入理解与崇高评价,同时也传达了对孔子精神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句“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则是对孔子思想的赞美与期待。一王法,指的是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明君,则是指有德行的君主,代表着对明君的期待与对政治清明社会的向往。这两句表达了孔子思想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同时也传达了对未来政治清明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孔子故里的赞美,传达了对儒家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孔子思想的赞美与期待。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成语等语言形式,使得诗歌语言丰富、内涵深刻。
诗词关键字: 升堂 旧宅 王法
相关诗词
  • 1
    [宋]
    四楹倚岩壁,一径临烟坞。
    诜诜讲习罢,济济生徒口。
    振衣嘉树阴,浴德青江浒。
    舞咏自忘归,何须在邹鲁。
  • 2
    [宋]
    醉醒琼花露。
    买扁舟、邵伯津头,向秦邮去。
    流水孤村鸦万点,忆少游、回首斜阳树。
    又访著、山阳酒侣。
    细剔留城碑藓看,上歌舞、一啸江东主。
    望凫峄,过邹鲁。
    孔林百拜瞻茔墓。
    历四阜、少皞之墟,大庭之库。
    竟涉汶河登泰贷,候清光,夜半开玄圃。
    迤逦问、东平归路。
    蚩冢黄花吟笑罢,下新州,醉白楼头赋。
    复淮楚,寻故步。
  • 3
    [明]
    郑子离襁褓,所怙惟乃父。
    父昔仕燕京,半世去乡土。
    子家孝义门,十世居同聚。
    派衍白麟支,望出荥阳谱。
    庭常无间言,礼或习邹鲁。
    鸡鸣起盥栉,合食闻钟鼓。
    虽当丧乱后,遵训仍厥祖。
    我家故同邑,匪闻目亲睹。
    况子吾素知,才华足多取。
    豁落义气俱,咳唾珠玑吐。
    挥毫走蛟螭,作赋凌鹦鹉。
    昆弟既谓贤,亲邻亦称数。
    久欲寻父去,奈时方用武。
    消息十年无,道路满豺虎。
    近传燕蓟平,不觉喜而舞。
    闻父已南还,恨不身插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