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明山南郁嵯峨,异气上与青天摩。 人豪挟秀布山下,余为巧匠擅一窝。 颀然而长独出者,此中巧处得最多。 谁知造物亦有意,要为公输世其科。 天宁古刹本雄丽,一旦忽受融风苛。 作而新之岂易事,一手足任奚谋他。 前年起山门,见者赞叹谁敢呵。 今年起佛殿,镇压大地山与河。 百川奏材奔贔屭,万夫应役鸣鹳鹅。 眼意所及规矩就,颐指之下锯斧罗。 巍巍列柱铁直立,整整骈榱玉圆瑳。 层檐飞走凤翼舞,修梁腾上虹光拖。 上入云霄争雁路,下临城市眇蚁窠。 |
| 这是一首描绘四明山天宁古刹建筑雄丽和工匠技艺高超的诗。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古刹的巍峨壮丽和工匠们的巧夺天工。 首句“四明山南郁嵯峨,异气上与青天摩”,描绘了四明山的巍峨气势,为后面的古刹建筑做了铺垫。接着,诗人描绘了工匠们的技艺,他们颀长独出,巧夺天工,让人赞叹不已。 然后,诗人具体描绘了天宁古刹的建筑过程,从起山门到起佛殿,工匠们用精湛的技艺,将百川奏材、万夫应役,让锯斧罗舞,最终建成了巍峨壮丽的佛殿。层檐飞走,修梁腾上,上入云霄,下临城市,让人感受到古刹的气势磅礴。 整首诗用词生动,想象丰富,通过描绘古刹建筑和工匠技艺,表达了诗人对工匠精神的赞美和对自然与人类智慧的敬畏。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古刹的雄丽,传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敬仰。 总之,这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热爱和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