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答王仲山见访溪上田居》

同归五湖住,一水见君家。
渔父迷初路,居人认落花。
御贫多种菽,为圃却宜瓜。
共是裘羊侣,往来忘岁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隐逸生活的诗,通过描绘渔父隐居的田园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首联“同归五湖住,一水见君家”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归隐五湖的愿望,通过一水相隔的景象描绘出友人家中的田园风光。五湖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湖泊群,自古以来就是隐逸者的理想居住地。这里用“同归”二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归隐的决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颔联“渔父迷初路,居人认落花”描绘了渔父初到田园时的迷茫和困惑,以及当地居民对落花的认识和接纳。这里通过渔父初到田园的情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纯朴和自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颈联“御贫多种菽,为圃却宜瓜”描绘了渔父在田园中种植多种农作物,包括豆类、瓜类等,以应对贫困的生活。这里通过描绘渔父的勤劳和智慧,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艰辛和挑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渔父的敬意和赞赏。 尾联“共是裘羊侣,往来忘岁华”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成为渔父伴侣,在田园中度过时光,忘记了岁月的流逝。这里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方式,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通过对渔父隐居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通过对渔父初到田园时的迷茫、勤劳、智慧等细节的描绘,以及对当地居民的赞美和敬意,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岁月的淡然处之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读来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真情实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答王仲山见访溪上田居》是明朝诗人施渐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可能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施渐可能生活在田园环境之中,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可能在农村有自己的住所,经常与农民交往,了解农村生活。这种生活环境为他创作田园诗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其次,施渐可能对官场腐败和社会现实不满,从而选择归隐田园,追求一种宁静、自然的生活方式。他的诗歌中可能表现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最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可能与王仲山的来访有关。王仲山可能是施渐的好友,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施渐可能为了表达对王仲山来访的欢迎和感激之情,创作了这首诗。 综上所述,《答王仲山见访溪上田居》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施渐的田园生活、社会现实以及与王仲山的友谊等因素。
诗词关键字: 渔父 同归 落花
相关诗词
  • 1
    [宋]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祇待重来看雪天。
  • 2
    [宋]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 3
    [宋]
    日落长安道,大野渺荒荒。
    吁嗟秦皇帝,安得不富强。
    山大地脉厚,小民十尺长。
    耕田破万顷,一稔粟柱梁。
    少年事游侠,皆可荷弩枪。
    勇力不自骄,颇能啖干粮。
    天意此有谓,故使连西羌。
    古人遭边患,累累斗两刚。
    方今正似此,猛士强如狼。
    跨马负弓矢,走不择涧冈。
    脱甲森不顾,袒裼搏敌场。
    嗟彼谁治此,踧踧不敢当。
    当之负重责,无成不朝王。
    田侯本儒生,武略今洸洸。
    右手握麈尾,指挥据胡床。
    郡国远浩浩,边鄙有积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