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楼可岧嶢,一柱西北隅。 横当子午道,峻直参井墟。 曲琼卷飞霞,俨俨仙人居。 上通三重阶,下荫十二衢。 傍楼玉箫女,织翠纷华裾。 仙人雇之笑,授以青琅书。 遡言欲从之,媒拙而于理疎。 丹梯目成久,须凭大垂手。 |
|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给人以壮美、神秘之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楼阁的雄伟壮观,以及楼上的仙人和玉箫女的形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以“高楼可岧嶢,一柱西北隅。”开篇,通过“可岧嶢”这个形容词,形象地描绘了楼阁的高耸,再通过“一柱西北隅”表现了楼阁的位置和孤高。接着,“横当子午道,峻直参井墟。”进一步描述了楼阁的雄伟和壮观,横贯子午道,高耸入云,参与井墟之间。 在诗人笔下,“曲琼卷飞霞,俨俨仙人居。”楼阁之上,曲琼盘旋,飞霞缭绕,仿佛是仙人的居所,令人神往。“上通三重阶,下荫十二衢。”楼阁高三重阶,下荫十二衢,进一步展现了楼阁的雄伟和壮观。 然后诗人描绘了楼上的仙人和玉箫女的形象,“傍楼玉箫女,织翠纷华裾。”玉箫女陪伴在楼阁旁,身着华丽的翠色长裙,形象生动。“仙人雇之笑,授以青琅书。”仙人看着玉箫女微笑,递给她一本青琅书,这一幕充满了神秘和浪漫。 诗人表示自己很想追随仙人,“遡言欲从之,媒拙而于理疎。”但却因为媒介拙劣,理由疏漏,无法实现。最后,“丹梯目成久,须凭大垂手。”诗人表示自己已经久久凝视着丹梯,希望能够得到仙人的垂青和帮助。 整首诗以楼阁为核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楼阁的雄伟壮观和神秘浪漫的氛围。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表达,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