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曾守出后房丽人》

方惭虚薄预时流,仍见娉婷恰上头。
檀口细能哦赤壁,羊醅喜为沃清愁。
当轩妙有眉宇秀,列屋尚谁庭院幽。
颇恨夜深人已醉,翔然翠袂挽无由。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忧郁的女子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赞美和倾慕之情。 首联“方惭虚薄预时流,仍见娉恰上头。”诗人自谦“虚薄”,却又“预时流”,这体现了他的矛盾和不安。然后,他看到了这位美丽的女子,“娉婷恰上头”,她的美丽和优雅让诗人感到惊艳。 颔联“檀口细能哦赤壁,羊醅喜为沃清愁。”诗人用“檀口”形容女子的美丽,又通过“哦赤壁”展示了她的才华和雅致。而“羊醅”则为美酒,女子饮酒消愁,更显其清丽而忧郁的气质。 颈联“当轩妙有眉宇秀,列屋尚谁庭院幽。”诗人进一步描绘女子的美丽,她的眉宇之间流露出秀气和高雅,而所在的庭院则显得幽静而深远。 尾联“颇恨夜深人已醉,翔然翠袂挽无由。”诗人表达了对女子的倾慕之情,但夜已深,人已醉,无法再与女子交流,感到十分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文字优美,通过对女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她的赞美和倾慕之情。
诗词关键字: 眉宇 上头 夜深
相关诗词
  • 1
    [魏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
    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
  • 2
    [唐]
    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万万长条拂地垂。
    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见。
    艳彩朝含四宝宫,香风旦入朝云殿。
    汉家宫女春未阑,爱此芳香朝暮看。
    看来看去心不忘,攀折将安镜台上。
    双双素手剪不成,两两红妆笑相向。
    建章昨夜起春风,一花飞落长信宫。
    长信丽人见花泣,忆此珍树何嗟及。
    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攀暮折登玉墀。
    只言岁岁长相对,不悟今朝遥相思。
  • 3
    [宋]
    翠縠参差拂水风。
    暖云如絮扑低空。
    丽人波脸觉春融。
    缨挂宝钗初促席,檀膏微注玉杯红。
    芳醪何似此情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