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诗送读易堂张碧窗之扬》

占得资身话柄高,六鳌岛上足逍遥。
南风又送飞霞佩,北道相期明月桥。
要坐虎皮专说易,肯携凤侣共吹箫。
此行直上青霄去,不比闲缠鹤背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仙气和飘逸感的诗,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逍遥自在的感觉。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一个逍遥自在的仙人形象,展现了其高超的资身话柄和逍遥六鳌岛上的生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易经的理解和吹箫的雅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首联“占得资身话柄高,六鳌岛上足逍遥”,诗人以“占得”二字引出仙人的形象,表现了其高超的资身话柄。而“六鳌岛上”则是一个充满神秘和仙气的地方,使得整首诗的气氛变得更加飘逸和超脱。 颔联“南风又送飞霞佩,北道相期明月桥”,诗人以南风、飞霞、佩等意象,进一步刻画出仙人的飘逸形象。而“北道相期明月桥”则呼应了首联中的“六鳌岛上”,使得整首诗的空间感更加广阔。 颈联“要坐虎皮专说易,肯携凤侣共吹箫”,诗人通过“虎皮”和“凤侣”等意象,进一步展现了仙人的超凡脱俗之处。而“专说易”和“共吹箫”则表现了仙人的雅致和情趣。 尾联“此行直上青霄去,不比闲缠鹤背腰”,诗人以“此行直上青霄去”表现了仙人的高远志向和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而“不比闲缠鹤背腰”则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仙人的逍遥自在和超脱尘世的特点。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刻画出了一个逍遥自在的仙人形象,展现了其高超的资身话柄和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易经的理解和吹箫的雅兴,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诗词关键字: 话柄 吹箫 虎皮
相关诗词
  • 1
    [宋]
    吁嗟天地何梦中,魈{魉外换其}日夜嘘寒风。
    万物元气销铄尽,文章千古无时穷。
    先生驱文挟风雨,笔势不傍心自语。
    頖池水暖芹正香,物换星移时不鲁。
    昔鲁东门已无人,况今门外车马尘。
    飞尘著天黑如漆,灵光一点争嶙峋。
    新进少年竞浮靡,妆点春妍学桃李。
    贞元朝士已无多,不识伯淳堪愧死。
    江空岁晚雪满天,钱塘风景经几年。
    片言只字落人世,至今识者犹能传。
    愧乏新诗送盘谷,恨别情多歌不足。
    语言憔悴更可邻,故都写作断肠曲。
    潸然老泪愁天津,铜驼
  • 2
    [宋]
    释履从军蚤滥官,已衰能复尚盘桓。
    迩来齿发羞相问,乞有衡茅觅自安。
    使我襟怀遗内热,诵君诗句袭人寒。
    知谁便是知音者,且作岩溪雪景看。
  • 3
    [宋]
    番江之峰高插天,番湖之水渊其渊。
    山川钟作一书簏,胸次汹涌万斛泉。
    呼来天上佐良史,唤起英雄斧奸魅。
    玉堂万字云锦章,赤墀一对国士器。
    天为资善择畏师,汝作羽翼从吾儿。
    光芒忽报动双剑,翱翔直去分一麾。
    我闻了翁铁脊梁,生晚不得拜履舄。
    又闻龟山与延平,首为东南揭标的。
    今君剖符守其乡,视三先生为有光。
    开明义理当日用,扶植气节争秋霜。
    知君报政只数月,袴襦万口九天彻。
    去时好趁芦花天,归时又见橙橘节。
    道山缱绻持一觥,临别惟有诗送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