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俗滔滔逐水流,谁能古道两绸缪。 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 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 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 |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意境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表达了对于世俗繁华与古道热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对于山林乐事和仙境之美的向往。 首联“薄俗滔滔逐水流,谁能古道两绸缪”,诗人以“薄俗”形容世俗的浮华和浅薄,以“滔滔逐水流”形象地描绘出世俗繁华流逝不息的状态。而“古道”则代表着传统的美德和厚道,诗人感叹在当今世道,谁能保持古道热肠,不计得失地为人谋利,与人为善呢? 颔联“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则以自然景物来表达对于仙境和山林乐事的向往。白云静静相对,紫气时而来临,这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美好。 颈联“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则以春天的到来和旧游的回忆,表达了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于未来的向往。啼鸟呼唤着春天的到来,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勃勃生机,而醉驴回忆着旧游,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尾联“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则以山林乐事和仙境之美的向往,表达了对于世俗繁华的淡漠和对于自然美好的热爱。诗人感叹自己未能早日归隐山林,享受自然之乐,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未来能够遇到仙境之美的向往。 整首诗歌意境深远,哲理性强,通过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世俗繁华和古道热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思考,以及对于山林乐事和仙境之美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