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苏仙山》

一溪清泚万峰环,人过重重紫翠间。
绿竹乔松三十里,云中犹未见苏山。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一溪、万峰、绿竹、乔松、云雾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首句“一溪清泚万峰环,人过重重紫翠间”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溪水清澈,绕着群山流淌,山峰环绕,人经过时,深紫色的山峦层层叠叠。诗人以动景开始,巧妙地通过“一溪清泚”和“万峰环”描绘出山水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人在山水间行走的感觉,仿佛人在画中游。 “绿竹乔松三十里,云中犹未见苏山。”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绿竹成荫,松树参天,山水相依的美景绵延三十里,但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仍然没有看到苏山。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添了诗的韵味,也让人对苏山充满了期待和想象。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用词精准,如“清泚”、“重重”、“紫翠”、“绿竹乔松”、“云中”等词,都生动地描绘出了山水的美景。同时,诗人也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一溪”、“万峰”、“绿竹”、“乔松”、“云雾”等,使得诗歌的画面感极强。 在情感表达上,这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诗人通过描绘山水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未知的期待和探索精神,即使在已经看到周围美景的情况下,仍然对苏山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精准的用词,以及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山水之美和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诗词关键字: 绿竹
相关诗词
  • 1
    [宋]
    东南形胜惟扬州,介江负淮作襟喉。
    有国以来几百战,吊古千载空悠悠。
    哀哉荒主与荡子,钝尽铁剑崇倡优。
    迷楼九曲烂如画,珠帘十里半上钩。
    当年二十四桥月,曾照三十六宫秋。
    平山堂上一长叹,但有衰草埋荒丘。
    欧仙苏仙不可唤,江南江北无风流。
    何人复诵广陵散,黯然悲恨不可收。
    只今英主正用武,增五万灶屯貔貅。
    金城坚筑壮营垒,绮段细错良田畴。
    神谟庙算万全举,天时既至须人谋。
    将军山西名将种,家声直到青海头。
    男儿有死必报国,正当为上分此忧
  • 2
    [宋]
    莫问星星鬓染霜。
    一杯同看月昏黄。
    放歌渔父濯沧浪。
    却忆手栽双柳句,真成云汉抉天章。
    苏仙何在立苍茫。
  • 3
    [宋]
    丽谯吹角,渐疏星明澹,帘筛残月。
    袅袅霜飙欺翠袖,飞下一庭香雪。
    半面妆新,回风舞困,此况真奇绝。
    桄榔林里,苏仙偏感华发。
    休怨时暂飘零,玉堂清梦,不惹闲蜂蝶。
    好似王家丛竹畔,乘兴山阴时节。
    剪水无情,阆风归去,认使芳心歇。
    和羹有待,凭时身到天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