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僧家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僧人生活与自然景色的交融,表达了禅宗的哲学思想。 首句“僧家亦有芳春兴”,僧人生活也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僧人生活的自然性和普遍性。芳春兴,即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这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僧人也一样。这一句也暗示了禅宗“心即是境,境即是心”的观念,即心境一体,自然与生活一体,没有界限。 “自是禅心无滞境”,这里的“禅心”指的是禅宗的修行之心,“无滞境”则表达了禅宗的“无执”思想,即不执着于任何事物,不受任何境遇的束缚。这一句表明,禅宗的修行之心是没有滞留的,不受任何境遇的限制,这与自然生活的流畅性是一致的。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这句诗以池水接纳花枝为喻,表达了禅宗“包容一切”的思想。池水接纳花枝,无论花枝的美丑、长短、高下,都一视同仁地接纳,这正是禅宗的包容精神。花枝在池水中投下了自己的影子,这影子是花枝的一部分,也是池水的一部分。这一句也暗示了生活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生活与自然景色的交融,表达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即心境一体、自然与生活一体、无执、包容等观念。这些观念对于我们理解生活、理解自然、理解禅宗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