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郎书逼杨风子,画亦凭陵蜀两孙。 岂是天公憎绝艺,一生憔悴向衡门。  | 
| 这是一首赞美艺术的诗,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对王郎的书法和绘画技艺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首句“王郎书逼杨风子,画亦凭陵蜀两孙。”直接点明王郎的书法和绘画技艺之高超,逼近杨风子,甚至在绘画方面还凌驾于蜀地的两位年轻后辈。杨风子的书法被赞誉为“清真雅正,妙绝时流”,而王郎的书法逼近其境,可见其技艺之高。绘画方面,蜀地的两位年轻后辈被赞誉为“蜀两孙”,足见蜀地的绘画技艺之高。然而,王郎的画作却更胜一筹,显示出其技艺之精湛。 “岂是天公憎绝艺,一生憔悴向衡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王郎的同情和对艺术的敬仰。诗人似乎在问:难道上天真的厌恶这种绝妙的艺术吗?为什么王郎一生都默默无闻,只在衡门之下展示他的才华?这既是对王郎的同情,也是对艺术的敬仰。 整首诗以赞美为主调,同时透露出对王郎艺术生涯的同情和感慨。诗人用简洁、生动的语言,通过对王郎书法和绘画技艺的高度评价,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才华被埋没的惋惜。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王郎的孤寂和落寞,展现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艺术的诗篇,它通过对王郎的赞美,表达了对艺术的敬仰和对才华被埋没的惋惜。同时,它也展现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