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旅次汉故畤》

我行过汉畤,寥落见孤城。
邑里经多难,儿童识五兵。
广川桑遍绿,丛薄雉连鸣。
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
作品赏析
这首诗《我行过汉畤,寥落见孤城。邑里经多难,儿童识五兵。广川桑遍绿,丛薄雉连鸣。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是一首描绘战争和人民苦难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 首联“我行过汉畤,寥落见孤城。邑里经多难,儿童识五兵”描绘了诗人走过汉畤的景象,发现城市变得冷清,孤城寂寥。这里的“寥落”和“孤城”暗示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人民流离失所的困境。而“儿童识五兵”则表明在战乱期间,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童也开始了解战争和军事知识,这进一步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的影响。 颔联“广川桑遍绿,丛薄雉连鸣”描绘了战后恢复的景象,虽然经历了战争,但广大的土地上重新长满了桑树,丛生的草木也重新繁荣起来。这一句表达了尽管困难重重,但人民依然坚韧不拔,积极面对生活的精神。 颈联“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诗人以终军为例,表明他愿意像终军一样,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争取和平。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人民的关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期间的景象和人民的生活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同时也展现了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诗词关键字: 请缨 儿童
相关诗词
  • 1
    [唐]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 2
    [宋]
    中宵天色净,片月出沧洲。
    皎洁临孤岛,婵娟入乱流。
    应同故园夜,独起异乡愁。
    那得休蓬转,从君上庾楼。
  • 3
    [明]
    万家烟树散啼鸦,上国清明好物华。
    沧海几回惊节序,东风随处见莺花。
    山回凤阙云边出,柳带龙旗雨外斜。
    欲醉芳尊消客况,鹃声落日在天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