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夜中独步》

春半寒初退,更阑睡不成。
褰裳偶独起,曳履得徐行。
月上鸟未宿,水深蛙乱鸣。
踟蹰忽已久,残漏下高城。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春半寒初退,更阑睡不成。褰裳偶独起,曳履得徐行。月上鸟未宿,水深蛙乱鸣。踟蹰忽已久,残漏下高城》是一首描绘春天夜晚的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夜深时的孤独和忧郁情感。 首句“春半寒初退”描绘了春天的季节变化,初退的寒意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句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淡淡的忧郁。接下来的“更阑睡不成”直接表达了夜深人静,无法入眠的情境,使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焦虑。 “褰裳偶独起,曳履得徐行”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深时独自起身,拖着脚步慢慢地行走。这句诗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月上鸟未宿,水深蛙乱鸣”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月光初上,鸟儿尚未栖息,水边蛙声一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气氛。 “踟蹰忽已久,残漏下高城”是全诗的高潮部分,通过“踟蹰”和“残漏”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和时间的流逝。这种情感表达既包含了诗人的孤独和焦虑,也包含了对于时间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夜深时的孤独和忧郁情感。同时,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诗词关键字: 踟蹰 水深
相关诗词
  • 1
    [魏晋]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 2
    [魏晋]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 3
    [唐]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
    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