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寓富池双泉寺三首》

晚来抱懒炙孤灯,临水禅楼独自登,鸟道草深云宛宛,鱼湖波定月澄澄。
诗联呈佛方堪读,俗语污人不可应。
归隐南峰峰下宅,纵谈今日岂无僧。
作品赏析
这首诗《晚来抱懒炙孤灯,临水禅楼独自登》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在禅楼中度过夜晚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厌倦。 首联“晚来抱懒炙孤灯,临水禅楼独自登”,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夜晚懒散地烤着灯,独自登上临水禅楼的情境。这描绘出一种孤独、静谧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 颔联“鸟道草深云宛宛,鱼湖波定月澄澄”,诗人描绘了周围的环境:云雾缭绕的山间小路(“鸟道”)、茂盛的草丛、平静的湖水、澄明的月光,这些景象都表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颈联“诗联呈佛方堪读,俗语污人不可应”,诗人表达了对佛学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厌倦。他认为写出的诗句能够得到佛学的启示,而俗语则会使人堕落。这表现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厌恶。 尾联“归隐南峰峰下宅,纵谈今日岂无僧”,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归隐到南峰山下的住所,不再与世俗接触的愿望。即使在今天,他也不会没有与僧人的交往。这表现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人的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佛学的信仰。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都非常生动和深刻,使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关键字: 宛宛 纵谈 归隐
相关诗词
  • 1
    [宋]
    世称幽景属金仙,若是精蓝岂妄传。
    涧湧双泉雷出地,山围四面管窥天。
    唐僧手泽神毫健,梁帝宸恩宝器妍。
    今日喜偿平昔志,更逢闽客此安禅。
  • 2
    [唐]
    昔余栖遁日。
    之子烟霞邻。
    共携松叶酒。
    俱簪竹皮巾。
    攀林遍岩洞。
    采药无冬春。
    谬以道门子。
    征为骖御臣。
    常恐丹液就。
    先我紫阳宾。
    夭促万途尽。
    哀伤百虑新。
    迹峻不容俗。
    才多反累真。
    泣对双泉水。
    还山无主人。
  • 3
    [唐]
    夜坐拥肿亭,昼登崔巍岑。
    日窥万峰首,月见双泉心。
    松气清耳目,竹氛碧衣襟。
    伫想琅玕字,数听枯槁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