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安子承读易堂》

卦辞爻辞易之注,孔子读之悟其故。
彖辞象辞易之疏,孔子作之志其悟。
悬知孔子大悟时,太虚中不挂一丝。
与易为一自不知,奚以卦辞爻辞为。
渠无孔子大机械,所恃嗫嚅三尺喙。
象彖爻辞从领会,其如犹有卦辞在。
诚使时习能绝编,安知日新不忘筌。
著脚还超九师先,回头更勘三画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孔子对《易经》的深入理解和领悟,表达了孔子对《易经》的独特见解和智慧。 首联“卦辞爻辞易之注,孔子读之悟其故。”描绘了孔子研读卦辞爻辞时,从中领悟到易理的奥秘。 颔联“悬知孔子大悟时,太虚中不挂一丝。”描绘了孔子大悟的场景,此时他已经超越了具体的事物,达到了虚无的境界,没有任何挂碍。 颈联“与易为一自不知,奚以卦辞爻辞为。”表达了孔子已经与易融为一体,不再需要卦辞爻辞来理解易理。 尾联“诚使时习能绝编,安知日新不忘筌。”描绘了孔子不断学习、日新月异的场景,即使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仍然不忘继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 整首诗表达了孔子对《易经》的深入理解和领悟,以及他对易理的独特见解和智慧。通过赞美孔子的智慧和领悟,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智慧和理解的追求和向往。
诗词关键字: 爻辞 嗫嚅 领会
相关诗词
  • 1
    [宋]
    郁郁栖凤枝,青青止渴林。
    两树交江濆,数为十亩阴。
    朱光灿万宇,唤渡人烦襟。
    一憩爽乌匼,方知树德心。
    嘉哉建安子,繁衍徵在今。
  • 2
    [唐]
    宝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踊。
    亭亭巧于削,一一大如拱。
    冰碧林外寒,峰峦眼前耸。
    槎枒矛戟合,屹仡龙蛇动。
    烟泛翠光流,岁馀霜彩重。
    风朝竽籁过,雨夜鬼神恐。
    佳色有鲜妍,修茎无拥肿。
    节高迷玉镞,箨缀疑花捧。
    讵必太山根,本自仙坛种。
    谁令植幽壤,复此依闲冗。
    居然霄汉姿,坐受藩篱壅。
    噪集倦鸱乌,炎昏繁蠛蠓。
    未遭伶伦听,非安子犹宠。
    威凤来有时,虚心岂无奉。
  • 3
    [宋]
    我公古仙伯,超然羡门姿。
    偶怀济物志,遂为世所縻。
    黄龙游帝郊,箫韶凤来仪。
    终然反溟极,岂复安笼池。
    出入四十年,忧患未尝辞。
    一言有归意,阖府谏莫移。
    吾君信英睿,搜士及茅茨。
    无人长者侧,何以安子思。
    归来扫一室,虚白以自怡。
    游于物之初,世俗安得知。
    我亦世味薄,因循鬓生丝。
    出处良细事,従公当有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