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平昔》

平昔飘然林下僧,更堪衰与病相乘。
残年已任身生死,一念犹关道废兴。
皎皎初心质天地,兢兢晚节蹈渊冰。
子孙勿厌藜羹薄,此是吾家无尽灯。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淡泊名利、坚守节操的思想感情。 首联“平昔飘然林下僧,更堪衰与病相乘”中,作者自比为“林下僧”,表明自己早年过着清心寡欲、隐居山林的生活。然而,随着年岁渐衰,疾病缠身,这种生活也变得难以维持。这一转折点,透露出作者对晚年生活的无奈和忧虑。 颔联“残年已任身生死,一念犹关道废兴”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死看淡、对道义责任却始终在心的思想。在生命的晚年,作者已经对生死持任其自然的态度,但心中的道义责任却仍然牵挂于心,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兴衰、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颈联“皎皎初心质天地,兢兢晚节蹈渊冰。”作者表达了自己坚守初心、谨慎晚节的态度。初心如明月皎洁,晚节则如履薄冰,作者时刻保持警觉,不敢有丝毫懈怠。同时,他也坚信自己的初心和信仰会被天地见证,晚节也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尾联“子孙勿厌藜羹薄,此是吾家无尽灯。”作者希望自己的子孙不要嫌弃藜菜粥的清贫,要记住家风家训,这是他们家族永远不会熄灭的灯火。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家族后代的期望和关爱,也体现了作者对坚守节操、清贫自守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坚守节操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家族后代的期望和关爱。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诗词关键字: 残年 晚节 初心
相关诗词
  • 1
    [魏晋]
    悠悠发洛都。
    茾我征东行。
    征行弥二旬。
    屯吹龙陂城。
    顾观故垒处。
    皇祖之所营。
    屋室若平昔。
    栋宇无邪倾。
    奈何我皇祖。
    潜德隐圣形。
    虽没而不朽。
    书贵垂伐名。
    光光我皇祖。
    轩耀同其荣。
    遗化布四海。
    八表以肃清。
    虽有吴蜀寇。
    春秋足耀兵。
    徒悲我皇祖。
    不永享百龄。
    赋诗以写怀。
    伏轼泪沾缨。
  • 2
    [唐]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 3
    [金]
    不*枯肠殷夜雷。
    一杯胸次失崔嵬。
    暂将平昔看书眼,移向溪山好处开。
    从健到,卧莓苔。
    明朝有酒更重来。
    百年光景无多子,烂醉溪头得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