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为商隐赋筼房》

其筼非俗本,清韵古今同。
渭上曾千亩,房边又一丛。
月生多散乱,风过玉玲珑。
劲节尤宜晚,青青雨露中。
作品赏析
这首诗《其筼非俗本,清韵古今同。渭上曾千亩,房边又一丛。月生多散乱,风过玉玲珑。劲节尤宜晚,青青雨露中》是一首对竹子的赞美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竹子坚韧、高洁品质的敬仰之情。 首联“其筼非俗本,清韵古今同。”中,“其筼”指的是竹子,“非俗本”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高洁品质的赞美,认为它不是世俗之物。而“清韵”则是对竹子清脆悦耳的声音和优雅姿态的描述,无论是古今都令人心旷神怡。 颔联“渭上曾千亩,房边又一丛。”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群体形态。诗人可能在渭水之滨看到一片千亩的竹林,又在自己的房边发现了一丛新竹,这让他对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群体形态有了更深的了解。 “月生多散乱,风过玉玲珑”这两句诗描绘了月下竹林的景象,月光洒在竹叶上,斑驳陆离,给人一种散乱的美感;风过时,竹叶摇曳生姿,发出清脆的响声,如同美玉般玲珑剔透。 颈联“劲节尤宜晚,青青雨露中。”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形态和特点。劲节指的是竹子挺拔的节,尤其在夜晚时分,显得更加挺拔;而青青的竹叶在雨露中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的描绘,展现了竹子坚韧、高洁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清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诗词关键字: 清韵 雨露
相关诗词
  • 1
    [宋]
    坐衙弹琴和且平,退衙读书锵有声。
    琴声书声两相和,和气散作花满城。
    示知言游不可作,雅俗二者难兼行。
    曩余不敏坐此处,轩窗尘土安有名。
    堂前薇花寂寂笑,此殆文吏非书生。
    君非异人何能匀,吏事不废心转清。
    牒纷案聚判笑走,庭空吏散诗句成。
    尝闻欧公居夷陵,日讨故牍繙研精。
    金陵宰鄞政心礼,天津客已愁鹃鸣。
    怀哉尹君古道,请把此案为商评。
  • 2
    [明]
    东风吹雨如吹尘,野烟漠漠遮游人。
    须臾云破日光吐,绿波蹙作黄金鳞。
    落花流水人家近,鸿雁凫瑽飞阵阵。
    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
    小桥侧畔有青旗,暂泊兰桡趁午炊。
    入馔白鱼初上网,供庖紫筍乍穿篱。
    茜裙缟袂搴帘出,巧语殷勤留过客。
    玉钗坠鬓不成妆,罗帕薰香半遮额。
    自言家本钱塘住,望仙桥东旧城路。
    至正末年兵扰攘,凭媒嫁作他家妇。
    良人万里去为商,嗜利全无离别肠。
    十载不归茅屋底,一身独侍酒垆傍。
    相逢既是同乡里,何必嫌疑分彼此
  • 3
    [宋]
    岁云暮矣物华催,江城风光著野梅。
    东阁诗成将付与,南枝花发许追陪。
    混冰落素应难久,姑雪欺春不并来。
    谁为商量开细细,早教玉树映金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