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月下自三桥泛湖归三山》

素璧初升禹庙东,天风为我送孤篷。
山横玉海苍茫外,人在水壶缥缈中。
茅舍灯青闻吠犬,蘋汀烟淡见惊鸿。
白头尚耐清寒在,安得终年伸钓翁。
作品赏析
这首诗《素璧初升禹庙东,天风为我送孤篷》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首联“素璧初升禹庙东,天风为我送孤篷。”描绘了诗人乘船在禹庙东边升起的明月之下的情景,天风(即自然风)为诗人送行,营造出一种自由、惬意的氛围。 颔联“山横玉海苍茫外,人在水壶缥缈中。”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山峦横亘在月光下,如同一幅壮观的画卷。而诗人则在水面上,如同在仙境中一般。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玉海”、“水壶”、“缥缈”,使得画面更加立体和鲜明。 颈联“茅舍灯青闻吠犬,蘋汀烟淡见惊鸿。”诗人从广阔的画面中抽离出来,转向了人文景观的描绘。在夜色中,可以听到茅舍里灯火通明的犬吠声,而水面上的蘋汀则烟雾淡淡,惊鸿掠过。这一联描绘了诗人途中的风景,既有乡村的热闹,又有自然的宁静,形成对比。 尾联“白头尚耐清寒在,安得终年伸钓翁。”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年老白头,诗人仍然能够耐得住清寒和寂寞,愿意终年垂钓。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也有对生活的满足和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同时,诗人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也得到了体现,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诗词关键字: 茅舍 惊鸿 终年
相关诗词
  • 1
    [唐]
    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试到第三桥,便入千顷花。
    乱后见淮水,归心忽迢遥。
    乍疑鲸喷浪,忽似鹢凌风。
    呀呷汀洲动,喧阗里巷空。
  • 2
    [清]
    佳期四五,问黄昏来否。
    说与低帷月明后。
    怕重门不锁,仙犬窥人,愁未稳花影匆匆分手。
    鸡缸三两盏,力薄春醪,何事卿卿便中酒,翻唤养娘眠,底事谁知,灯一点尚悬红豆。
    恨咫尺绳河隔三桥,全不管黄姑,夜深来又。
  • 3
    [明]
    三桥当路半,正好与郎期。
    湖水原无信,郎来那有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