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随寓》

我忘方就隐,鸟倦自知还。
随寓皆为道,何人有此閒。
微茫春水渡,平远夕阳山。
尽入清吟景,谁言胜事悭。
作品赏析
这首诗《我忘方就隐,鸟倦自知还。随寓皆为道,何人有此閒。微茫春水渡,平远夕阳山。尽入清吟景,谁言胜事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心境的诗。 首句“我忘方就隐,鸟倦自知还”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意愿。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已经忘记了世俗的纷扰,愿意隐居于自然之中,而鸟儿疲倦了飞行,也自然地选择归巢,这似乎也暗示了诗人的归隐意愿,与自然和谐相处。 “随寓皆为道,何人有此閒”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哲学观念和人生观。诗人认为,随遇而安,随处皆有道,只要有闲暇的人都能体验到这种境界。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自然之道,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谛。 “微茫春水渡,平远夕阳山”两句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春天的江面上微茫的水波荡漾,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平远而壮美。这些自然景色给人以宁静、平和的感觉,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最后,“尽入清吟景,谁言胜事悭”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满足。诗人认为清幽的景色中包含了所有的美好事物,没有人说这样的胜景是缺乏的。这里诗人再次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心境,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哲学观念和人生观。诗人在自然之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诗词关键字: 春水 自知 夕阳
相关诗词
  • 1
    [宋]
    倦客无家,且随寓、瞻乌爱止。
    浪占得,清溪一曲,水鲜山美。
    菡萏香浮几案上,芙蓉月落吟窗里。
    纵结庐、虽不是吾庐,聊复尔。
    人似玉,神如水。
    歌古调,传新意。
    问老庞何日,携家来此。
    后著岂无棋对待,前锋自有诗当底。
    若新秋、京口酒船来,仍命寄。
  • 2
    [宋]
    晓凉散策,恨西风不贷,一池残绿。
    谁与冰轮撝玉斧,恰好今宵圆足。
    树杪翻光,莎庭转影,零乱昆台玉。
    荡胸清露,闲须浇下醽醁。
    休问湖海飘零,老人心事,似倚岩枯木。
    万里亲知应健否,脉脉此情谁属。
    世虑难平,天高难问,倚遍阑干曲。
    不妨随寓,买园催种松竹。
  • 3
    [宋]
    居家赏朋天常雨,远客逢秋月倍明。
    世事美时难两得,化工好处少双成,诗如遇兴须重赋,酒若逢辰且再倾。
    不是衰迟废拘检,良心随寓自忘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