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邵武宴进士致语口号》

礼乐当年鲁两生,一经科目共春城。
数回地脉中兴相,文动天象正奏名,诏墨泥香题得湿,恩袍草色坐中明。
莫嫌老守衰迟甚,曾向慈恩顶上行。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古代科举制度下的文人追求礼乐、一生成就的理想。诗中通过描述古代文人参加科举考试,以及中举后的荣耀,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崇敬和赞美。 首联“礼乐当年鲁两生,一经科目共春城。”诗人以鲁两生为例,赞扬了古代文人追求礼乐的理想。鲁两生是古代一位追求礼乐的文人,诗人以此为引子,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崇敬。同时,“一经”和“科目”也暗示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表明诗人对科举制度下文人追求学问和理想的赞美。 颔联“数回地脉中兴相,文动天象正奏名。”诗人通过描述古代文人的科举之路,表达了对他们才华的赞美。其中,“数回”暗示了科举之路的艰难,“地脉中兴相”则表达了诗人对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肯定。而“文动天象正奏名”则表达了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喜悦和荣耀。 颈联“诏墨泥香题得湿,恩袍草色坐中明。”诗人通过描述中举后的荣耀,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赞美。其中,“诏墨”和“恩袍”暗示了皇帝对文人的赏识和恩赐,“题得湿”和“坐中明”则表达了诗人对中举后荣耀的赞美之情。 尾联“莫嫌老守衰迟甚,曾向慈恩顶上行。”诗人以慈恩塔为背景,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赞美和对他们追求理想的鼓励。其中,“老守”和“衰迟甚”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崇敬和对他们追求理想的鼓励。同时,“曾向慈恩顶上行”也暗示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精神追求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的赞美和对科举制度的肯定,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一些思考和感慨,如科举制度下的艰难和荣耀等。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代诗歌。
诗词关键字: 地脉 礼乐 春城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