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西山》

宫墙无地可穿窬,犹幸先人有敝庐。
仕版可羞宁毁瓦,儒冠曾误枉收书。
供柴我合同收炭,寄食君当自办蔬。
此理晓然明似境,何须足下肆耕锄。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作者曾经生活过的故居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首句“宫墙无地可穿窬”,描绘了作者故居的景象,宫墙高耸,无地可穿,暗示了作者过去的生活环境十分艰难。第二句“犹幸先人有敝庐”,表达了作者对先人的感激之情,庆幸先人曾经拥有简陋的住所,为作者留下了生活的痕迹。 第三句“仕版可羞宁毁瓦”,仕版是指官吏的履历记录,作者认为过去的仕途经历不值得羞愧,即使失去了瓦片也无需感到惋惜。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仕途经历的淡然态度。第四句“儒冠曾误枉收书”,儒冠指儒生所戴的帽子,这里代指学习儒学的经历,作者认为曾经误入歧途学习儒学,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第五句“供柴我合同收炭”,作者表示现在自己和收炭的人共同供应柴火,暗示了作者现在的生活状态比较清苦。第六句“寄食君当自办蔬”则表达了作者自给自足的态度,即使寄食他人,也要自己准备蔬菜。 最后两句“此理晓然明似境,何须足下肆耕锄”,作者认为这种生活道理十分明显,无需再费力去耕作。这里的“此理”指的是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现实的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给自足、淡然处世的态度。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诗词关键字: 穿窬 寄食 宫墙
相关诗词
  • 1
    [魏晋]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 2
    [魏晋]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
    萧条隔又涯,惆怅念常餐。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
  • 3
    [唐]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安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