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头巾》

堪笑吾邦几秀才,头巾不会自安排。
先因待制推将起,又被同知拽下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讽刺那些只会死板地接受教育,不会灵活运用知识,最终却因为各种原因被撤职的官员。 首句“堪笑吾邦几秀才,头巾不会自安排”中,“秀才”是对读书人的尊称,但在此处,诗人用“笑”和“不会自安排”表达了对这些只会死板接受教育,不知变通,不会灵活运用知识的人的讽刺。他们被头巾这种象征着封建教育的符号所束缚,无法自我调整,适应变化,体现了他们的迂腐和固执。 第二句“先因待制推将起,又被同知拽下来”进一步描绘了这些官员的遭遇。他们起初因为某些原因被提升到了较高的位置,但随后又因为各种原因被撤职。这里的“推将起”和“拽下来”形象地描绘了官员升迁和降职的过程,同时也揭示了封建官场的不稳定性,以及那些只会接受教育而不懂变通的人在其中的困境。 整首诗语言犀利,讽刺意味强烈,通过描绘这些官员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封建教育的批判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期望和现实的矛盾,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绘官员的遭遇,讽刺了那些只会接受教育而不懂变通的人,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现实和矛盾。
诗词关键字: 待制 同知 头巾
相关诗词
  • 1
    [唐]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
    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
    疏通畦陇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
    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馀芳泪满衣。
  • 2
    [唐]
    枕有思乡泪,门无问疾人。
    尘埋床下履,风动架头巾。
  • 3
    [唐]
    身老无修饰,头巾用白纱。
    开门朝扫径,辇水夜浇花。
    药气闻深巷,桐阴到数家。
    不愁还酒债,腰下有丹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