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僧画》

万景峰前老禅叔,搜罗风月归岩谷。
胸中有句吐无声,写作生绡三四幅。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老禅师的生活和艺术追求。 首句“万景峰前老禅叔”点明了地点,即在一个名为万景峰的禅师面前,描绘出一位年长的智者形象。禅师在山中峰顶,远离尘世喧嚣,独自修行,这为整首诗定下了静谧、清幽的基调。 “搜罗风月归岩谷”进一步描绘了禅师的日常生活,他从自然中搜集风月,也就是山川风光和月夜美景,这些都成为他修行悟道的素材。这种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体现了禅师的智慧和情怀。 “胸中有句吐无声,写作生绡三四幅”是诗的精华部分,它形象地描绘了禅师的创作过程。禅师心中的诗句并不喧哗,而是通过他的艺术作品——一幅幅生绡画作——来表达。这里的“生绡”指的是未经过处理的丝织品,常用于绘画创作。这种描述既体现了禅师的含蓄内敛,也表现了他通过艺术表达内心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深居山林的禅师形象,他热爱自然,追求艺术,以无言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禅师的品格和艺术,也启示我们,生活中的美好风景和情感,都可以成为我们艺术创作的源泉。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热爱生活,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的感受和思考。
诗词关键字: 搜罗 风月
相关诗词
  • 1
    [宋]
    吴僧画围扇,点缀成微虫。
    秋毫宛皆具,独窃天地功。
    细者及蛛蝥,大者缠阜螽。
    枯枝拥寒蜩,黄蕊黏飞蜂。
    翾然得生意,上下相追从。
    徒观飞动姿,莫睹笔墨踪。
    儿曹取真物,细校无不同。
    恐其遂跃去,亟取藏中箱。
    乃知艺无小,意精神可通。
    不与误图蝇,能惑紫髯翁。
    子猷状弹雀,藏宝传江东。
    不知古何如,此画今为雄。
    人墓木已拱,其徒颇能工。
    旧法存百一,要足超凡庸。
    友人幸为赐,物薄意何隆。
    玩之不替手,爱重心无穷。

  • 2
    [宋]
    五年黄阁掌陶甄,忧国翻成两鬓斑。
    初到庙堂温树冷,暂收霖雨岳云闲。
    春园领鹤寻芳草,小阁留僧画远山。
    惟有门生苦求见,竹斋花院一开关。
  • 3
    [宋]
    见说梅仙邑,波涛接杳冥。
    讼庭秋藓合,吟阁海云醒。
    爱月宵留客,寻僧画掩扃。
    公馀幽兴在,时梦故山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