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边栏槛竹中斋,缘我频能扫又开。 茅屋苍苔唤归去,来禽青李待书来。 |
| 这首诗的题目是《江边栏槛竹中斋,缘我频能扫又开。茅屋苍苔唤归去,来禽青李待书来。》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描绘一个位于江边的竹林中的住所,以及诗人在那里的生活场景。 首句“江边栏槛竹中斋”,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江边,一排排翠绿的竹子环绕着精致的竹中斋舍。这让人立刻想象出诗人独处斋舍,享受着江边竹林的宁静与清新。 “缘我频能扫又开”一句,诗人通过描述竹叶频频摇动,斋舍也因此时而掩闭时而开启,生动地描绘出竹林的动态美,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生活与竹林息息相关,他似乎成为了这片竹林的一部分。 “茅屋苍苔唤归去”和“来禽青李待书来”两句,则更深入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茅屋、青苔,这些元素都带有一种朴素、自然的乡村气息,而“唤归去”则表达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眷恋。而“来禽青李”指的是李子与樱桃,在这里象征着诗人的朋友或者他期待与他人的交流。因此,“待书来”暗示着诗人期待与他人的书信往来,进一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交流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江边竹林住所,以及诗人在此的生活状态。通过描绘动态的竹林、朴素的乡村环境以及诗人的孤独和渴望交流的情感,这首诗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