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两庠同舍》

昔年槌鼓扣天阍,远谪南州七度春。
大享有恩来北阙,小囚无赂脱东闽。
乌衣座满民流血,画烛帘深案积尘。
见说九重宵旰虑,长沙犹有少年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句“昔年槌鼓扣天阍,远谪南州七度春。”描绘了诗人曾经的壮志凌云和遭遇的坎坷。诗人曾经敲响天阍(天宫之门),期待能够有所作为,但最终却被贬谪到南方,历经七年的艰难时光。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悲愤。 “大享有恩来北阙,小囚无赂脱东闽”两句,诗人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曾经受到朝廷的恩惠得以回到京城,但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政治斗争中缺乏足够的权力和金钱,无法摆脱东闽的困境。 “乌衣座满民流血,画烛帘深案积尘。”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以及人民生活的困苦。乌衣座象征着权贵,但这些权贵却让百姓流血流汗,而官府的案件却积压如山,无人问津。这种描绘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最后两句“见说九重宵旰虑,长沙犹有少年人。”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诗人听说朝廷正在关注民生疾苦,而且长沙地区还有年轻的志士仁人,准备为国家出力。这种描绘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人的语言朴素而深刻,通过描绘环境的恶劣和人民的困苦,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期望。
诗词关键字: 少年人 流血 享有
相关诗词
  • 1
    [唐]
    客雁秋来次第逢,家书频寄两三封。
    夕阳天外云归尽,乱见青山无数峰。
  • 2
    [唐]
    两年戴武弁,趋侍明光殿。
    一朝簪惠文,客事信陵君。
    简异当朝执,香非寓直熏。
    差肩何记室,携手李将军。
    玉镫初回酸枣馆,金钿正舞石榴裙。
    忽惊万事随流水,不见双旌逐塞云。
    感旧抚心多寂寂,与君相遇头初白。
    暂夸五首军中诗,还忆万年枝下客。
    昨日留欢今送归,空披秋水映斜晖。
    闲吟佳句对孤鹤,惆怅寒霜落叶稀。
    ·49·
  • 3
    [唐]
    同作金门献赋人,二年悲见故园春。
    到阙不沾新雨露,还家空带旧风尘。
    杂花飞尽柳阴阴,官路逶迤绿草深。
    对酒已成千里客,望山空寄两乡心。
    出关愁暮一沾裳,满野蓬生古战场。
    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
    谁怜苦志已三冬,却欲躬耕学老农。
    流水白云寻不尽,期君何处得相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