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书案上三种梅三首》

我贵当由知我希,蜡梅全不事芳菲。
自非牢落山中士,谁可与之同一归。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诗人通过描述蜡梅的特性,表达了自己对于自我价值和目标的独特理解。 首句“我贵当由知我希”,诗人表达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他认为,了解自我,明确自己的价值和目标,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这里的“知我希”可能指的是诗人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自我目标的追求。 “蜡梅全不事芳菲”一句,诗人借蜡梅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的重要性。蜡梅在寒冬中独自开放,不追求繁华的春天,这正符合诗人对于自我价值的理解。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于自我内在价值的坚守。 “自非牢落山中士”一句,诗人以“牢落”形容自己,暗示自己并非世俗之人,而是有着独特见解和追求的士人。这里的“山中士”可能指的是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士人,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而不是外在的名利。 最后,“谁可与之同一归”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志同道合之人的期待。诗人希望找到那些有着相同价值观和追求的人,一同前行,一同归宿。这里的“归”可能指的是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以及对于人生真谛的探索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蜡梅的形象和诗人的自我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价值和目标的独特理解,以及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关键字: 中士 落山 芳菲
相关诗词
  • 1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2
    [唐]
    邯郸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见一妇人。
    自言乡里本燕赵,少小随家西入秦。
    母兄怜爱无俦侣,五岁名为阿娇女。
    七岁丰茸好颜色,八岁黠惠能言语。
    十三兄弟教诗书,十五青楼学歌舞。
    我家青楼临道旁,纱窗绮幔暗闻香。
    日暮笙歌驻君马,春日妆梳妾断肠。
    不用城南使君婿,本求三十侍中郎。
    何知汉帝好容色,玉辇携归登建章。
    建章宫殿不知数,万户千门深且长。
    百堵涂椒接青琐,九华阁道连洞房。
    水晶帘箔云母扇,琉利窗牖玳瑁床。
    岁岁年年奉欢宴,娇贵荣华谁不羡
  • 3
    [元]
    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
    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暮景。
    荣枯枕上三更,傀儡场头四并。
    人生幻化如泡影,那个临危自省?
    岸边烟柳苍苍,江上寒波漾漾。
    阳关旧曲低低唱,只恐行人断肠。
    十年旧剑长吁,一曲琵琶暗许。
    月明江上别湓浦,愁听兰舟夜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